2008年6月4日 星期三

視覺專論期末報告

指導老師:趙樹人
班級:夜設三A
學號:23945049
姓名:何育書 


主題:天宇布袋戲行銷策略

前言:天宇布袋戲一開始和霹靂布袋戲的起步明顯有差別,天宇算是白手起家,霹靂則續接他父親霹靂金光的戲。觀眾的支持度與知名度也有差。也因為天宇在經費與人才限制之下,發展略遜於霹靂。

行銷動機:
1.分析霹靂如何將布袋戲發展到巔峰。
2.以霹靂布袋戲為借鏡,作為天宇改進方針。
3.同樣都是布袋戲,兩家演出的手法有何不同之處。
4.分析兩家在行銷方面的不同點。
5.提升天宇競爭力。

天宇布袋戲簡介
1.負責人:黃文耀
2.金光戲創新的佼佼者
3.承襲「黃俊卿」布袋戲班底
4.創造早期金光戲沒有的表現
5.影片僅於台灣發行

補充
早期「金光戲」特點:
1.屬於野台戲
2.華麗的佈景
3.金光閃閃的人偶戲服
4.燈光特效增加舞打效果

天宇創造金光戲早期沒有的表現
1.天宇劇情定位天馬行空、科幻無拘束的設定,比如說:神話、外星人、吸血鬼、運動、遊戲等。
2.於天宇魔空時期首創大披肩的金光野台偶造型。
3.天宇謎塵導入NBA籃球明星皮朋造型的角色移日酷。
4. 格鬥天王電玩角色太陽角。
5.天宇第一團將野檯布袋戲以戲中戲的形式呈現在戲中。
6.以中極布獅舞獅技藝加入表演要素。
7.使用電腦特效。
8.戲偶的加大與精緻化。
9.改進操偶方式。

霹靂布袋戲簡介
1.負責人:黃強華、黃文擇
2.續接「黃俊雄」霹靂金光
3.民國70發展電視布袋戲
4.影片在台灣、大陸、日本、加拿大發行



天宇與霹靂視覺手法呈現
1.劇情:近期有拖戲情形。
2.配樂:音樂領航。
3.木偶:精緻華麗。
4.佈景:跟霹靂比起來較不講究。
5.武鬥:打鬥畫面重複。
6.口白:角色說話的語調一樣,會失去角色的靈魂
1.劇情:近期走得很流暢。
2.配樂:自家人製作。
3.木偶:精緻華麗。
4.佈景:華麗而且較搭人物。
5.武鬥:創新、精采。
6.口白:八音才子黃文擇配音。

問題癥結
1.天宇在武鬥畫面重複情形實在是太多,看了之後會覺得是在拖戲,武鬥拖久了戲迷難免抱怨。
2.口白部份霹靂比較佔優勢,號稱八音才子黃文擇,他可以將不同的人偶造型,用口音將性格表現出來。中文只有四聲、一聲、二聲、三聲、四聲。閩南語有八聲,但這八音其中的幾聲有重覆。


天宇與霹靂行銷比較

天宇
1.外台→內台戲院→電視→錄影帶。
2.漸漸走向多元化經營模式。
3.亞藝、百視達等影帶出租店為主要行銷通路。
4.天宇沒有屬於自己的官方網站。
5.媒體行銷甚少,沒有屬於自己的電視台。

霹靂
1. 外台→內台戲院→電視→錄影帶→衛星→電影(聖石傳說)→邁向國際。
2.多元化地經營模式與多元戲路的開發。
3.消費族群與年輕戲迷開拓並進。
4.異業結盟或授權方式,學習不同產業的經營模式。
5.有專屬自己的霹靂衛星電視台,在媒體曝光率高。


問題癥結
1.個人到亞藝影帶出租店去問天宇布袋戲發片狀況,得到的答案是發片日期不一定。
2.個人認為,天宇在媒體曝光率方面明顯輸給霹靂布袋戲,我希望天宇可以在媒體曝光率方面多下點功夫,增加自己的知名度。

天宇布袋戲的改進方式
我想針對內部製作方面與外部行銷做出建議
內部製作:
1.首要之任務就是定期發片,減少戲迷流失。
2.劇情拖戲、口白、武鬥方面有必要改進。

外部行銷:
1.期望與三立綜藝台建立合作夥伴關係,在電視台播出天宇布袋戲,一方面增加收視率之外,還可以增加天宇的知名度。
2.推行週邊商品木偶、公仔、原聲帶以及線上遊戲。
3.木偶英雄化與報章雜誌合作推出秋八月個人介紹。
4.與異業結盟(7-11、全家)推出小型公仔。


結論:
1.天宇在媒體曝光率方面明顯輸於霹靂,有必要借重媒體傳播的力量,增加天宇的知名度。
2.增加知名度讓更多人知道天宇,也拓展新的戲迷。
3.永續經營發展。


霹靂圖片來源:雅虎奇摩圖片
天宇圖片來源:雅虎奇摩圖片
參考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、雅虎奇摩知識、google、天宇後援會、

沒有留言: